(1) 局部反應
疼痛:大多數患者在冷凍時及冷凍后1~3天內會出現局部疼痛,均可忍受,個別患者需要服止痛藥。
水腫:冷凍后數分鐘冷凍部位即可發生水腫,24小時達到高峰,多數患者會出現大小不等的水皰。
色素減退或沉著:多為暫時生色素沉著,一般3~6個月可恢復正常。為防止此現象,注意冷凍時間不要太長,加壓不要太重,不可強行撕脫冷凍局部的痂皮,也不要過早的照射陽光。若冷凍過深可出現永久性色素減退。
出血:在冷凍未復溫前,若強行取下冷凍棉簽中的紗布,可造成皮膚撕脫出血。少數血管瘤患者在冷凍后也可引起嚴重出血,多發生在凍融或壞死的痂皮脫落時,此類患者在冷凍后應嚴密觀察2周左右。定制液氮罐
瘢痕:冷療一般不會引起瘢痕。但如損害面積較大,位置較深,冷凍時間較長,組織破壞嚴重或者有繼發感染,可形成瘢痕。
神經損害:如面部冷凍不當可引起面神經損傷導致面癱等,因此在有神經通過的淺表部位冷凍時應特別小心。
(2) 全身反應
休克樣反應及心跳驟停:在冷凍或復溫時,可產生面部潮紅,發熱,頭昏,頭痛,心悸,出汗,血壓下降,脈搏減慢等情況,嚴重者可引起休克,如不及時搶救,可造成死亡。因此操作者在冷凍過程中或復溫時,應密切觀察病人,一旦發生休克樣發應或心跳驟停的先期癥狀,應立即停止冷療,讓患者平臥休息,亦可給予阿托品0.5mg注射。
繼發感染:冷凍如有繼發感染可采用抗生素或消炎藥物對癥冷療。
蕁麻疹:少數病例冷凍后出現全身泛發風團樣皮疹及瘙癢,呈急性蕁麻疹表現,一般可用抗組織胺藥物冷療即可。
(3) 冷凍美容的禁忌癥
有過敏史者,肢體麻痹,皮膚感覺或局部循環功能障礙者,月經期,陰囊部病變未明確診斷者,暫緩或慎用冷療。神經質,高血壓,冠心病,腦血管疾病,高齡病人,妊娠期及3個月以內嬰兒不宜冷療。有自發性出血病史者,待好轉后再行冷療。發現病灶部位有血管搏動者,應盡可能避免冷凍。雷諾癥,冷球蛋白血癥,冷纖維蛋白血癥,凝血性疾病,寒冷性蕁麻疹,重癥糖尿病等禁用冷凍療法。對于放射性損傷,大皰性皮膚病,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冷療后,皮膚感覺喪失和老年人血供較差的下肢等應慎用。